close

4F454D26-8A43-4BE5-B613-25C3C39E93B5.jpg

遙想當年蘭陽博物館開館時自己是女兒被爸媽帶著來參觀,

而今已是我帶著三個孩子們來學習體驗了,

景色依舊美得讓人心靈平靜,

8EA8CD43-0E1E-4DAD-8F18-36F88DABC3F7.jpg

55C756B8-4EC8-4F10-87CA-B265DEF872C1.jpg

蘭陽博物館是一個可晴可雨的行程,

今天挑個雨天,帶著孩子們來踩踩點,

原本暴雨的台北,一出雪隧後,卻無雨,

是個涼爽的陰天,讓我放心不少,

因為蘭陽博物館最近的收費停車場,

停好車後步行至蘭陽博物館的路口大約還需要3-5分鐘,

下雨天實在擔心孩子們的安全,

收費是一小時30元,合理的收費,不過只有一百多個位子,

還是早早來,不來就要有排隊停車的打算,

如果願意走遠一點,在烏石港北側也有不少可以免費路邊停車的位子。

 

09D8B1F4-075B-4A6C-A0A1-FE5ABE7B6E00.jpg

一進館後,立馬前往考古區抽號碼牌,

 

09:00起開放上午3場次領號

1  0930-1015

2  1030-1115

3  1130-1215

12:30起開放下午3場次領號

4  1330-1415

5  1430-1515

6  1530-1615

 

我們這次排到上午第三場次的,一場限制50個人,

務必要穿襪子入場,

如果真的忘記帶,一樓的商店也有販售,

抽完號碼牌後可以去櫃台結帳,或是刷悠遊卡付費,

我們是到櫃檯付款順便一併購買常設館的門票,

館方也很貼心地設有免付費的置物櫃,

進去考古前或是參觀常設展前可以先放行李與水壺,

因為展場內都禁止飲食,

除了貴重物品外,簡裝參觀確實輕鬆許多,

1906CFAA-6EF5-428A-A86F-4DEF882F9A78.jpg

151783E4-F4A3-482B-AF0F-BB6D4D219C2B.jpg

考古區門口的木釘裝置是源於考古工具「尺梳」的靈感,

孩子們可以自由發揮拼湊喜歡的圖案,

也可以打發進場前的等候時光,

孩子們可以專心玩很久,不亦樂乎呢!

 

027D1C78-9F46-4966-BE95-02527E227DB0.jpg

862FF6A5-C63A-4923-BB11-384DE2B848D7.jpg

進場後會請大家坐在階梯上,

對考古場館內部進行簡單的講解,以及考古時的注意事項,

隨後就可以開啟考古的旅程,

因為我們是週日來,

孩子們一窩蜂地當起小小考古學家,

果然年紀大的比較吃香,很快就有了考古收穫,

年紀小點的都很認真的在玩沙,

3E0D1761-EF01-43AA-A3B2-7E22F1C38C0B.jpg

C89CBDA3-1092-4CAA-8369-3C1B9DE4DA59.jpg

CF5166A6-BBD3-407D-B4BD-402AC4D935D8.jpg

E0788A9F-8437-4655-A2AB-17EF895AE75E.jpg

 

其實最認真的都是父母,

包括我在內都很認真地在考古,

直到發現古物的瞬間,

立馬呼喊自己的孩子來到虛掩的沙堆前,

把古物出土的成就留給孩子們,

97E6CF96-CD97-4633-9947-BD2AC91E350F.jpg

 

 

D3375CEC-3267-40AF-B42E-3C72F6497316.jpg

FB812F73-7716-4C7C-B5E7-7E23B7A1FD5B.jpg

找到古物後,可以前往考古工作室或是時光廊道區,

去核對的自己找到的古物名稱,

讓孩子們對古時的器具與現代器具的差異有了不一樣的認識,

4E4B7E33-6EFC-4279-93E6-6A595AE23024.jpg

4FD0B3A6-068B-4EA0-9BF2-7ABCD554457A.jpg

 

考古工作區也有可以拓印的地方,

如果不想玩沙的孩子們也可以畫畫,

場內也有一些拼圖可以給孩子們玩樂,

至於考古工作區有些專業的考古器具,

感覺要國小以上比較有學習的效果,

像我們家的孩子們還專心地在「體驗樂趣」,

而不是知識上的學習,

反倒是媽媽我自己學得很開心(其實我才是那個最想來玩的小孩)

 

一場限時45分鐘,覺得好不夠用啊啊啊

 

531BB390-5E0B-44DD-8BFD-262EACD09C77.jpg

F07B716F-4316-42AB-BE1B-3B3A0D8D69D1.jpg

隨後我們去逛2-4樓的常設館區,

購票時媽媽我先和櫃台拿了一份學習單,

裡面有20個蘭博必看的重點主題,

我們便依照這張學習單在場館中學習,

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,

孩子們會很專心的觀察館中陳列,

會用心地去把玩各種互動裝置,

1A79EDBC-9711-4E92-9293-45C9481C52F4.jpg

DB2ED754-F3AD-49D1-B7E2-3B63418F76E9.jpg

旅遊本身就是一種學習,

不是要放進多少的知識在自己的腦中,

而是在過程中體驗各地的風俗民情,

進而了解自己所生長的土地,

那些嘻笑玩鬧中的體驗,

都是養分,會在自己的生命中累積。

 

1A64DB7A-60BC-4239-8CD8-C965F94BDA66.jpg

在預期之外的,

我們看到館中有製作胸針或是磁鐵的體驗,

50/份,便隨遇而安的參加了。

0C4A8946-5396-4F6D-96E5-BAD1B38E92A4.jpg

5CEE9953-A9A4-47B2-9ECD-578B1397CA03.jpg

會先給一張紙,在圓圈中畫上自己專屬的圖樣,

有圖案本可供參考,或是自行發揮,

看著孩子們專心致志的描繪著,

完成圖樣後,再由現場工作人員帶領胸針或磁鐵的組合過程,

大功告成後,和自己的作品合影一張,

3E7E8DBA-A9C1-473D-9382-605834EBDA1C.jpg

B4D46ABF-9258-4B5F-8BB1-644AEE0F019F.jpg

BAA85836-6593-40B7-8A3D-4EFBA8A40FAD.jpg

CA2FBB12-86AA-4FFB-8EE7-45BABB7511EC.jpg

 

676EE0E0-099F-49C6-8814-B68689EAF9CF.jpg

爾後拗不過喜愛DIY的大女兒要求,

推遲了午餐時間,

前往常設展2樓,宜蘭的誕生劇場的門口,

有立體紙模型的DIY

C54C7F01-0355-4913-B687-285E9DCB47DB.jpg

C9158625-E843-4B0B-AB5A-AB2E21490B60.jpg

再剪剪貼貼中,我們又度過了一個午後,

其實自己很不擅長美術,

在陪伴孩子們的過程中,好似自己也在學習和長大,

再拼湊那些未完整的童年,

自己所不喜歡與不擅長的,在此刻的歲月靜好中,完整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寶拉 的頭像
    寶拉

    寶拉的尋覓之旅

    寶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